采茶时节工人正在山上采摘茶叶 翁立华 供图 配资公司官网
羊城晚报记者 吴奕镇 通讯员 陈殷 王捷才
初夏的河源紫金茶山,晨雾尚未散尽,翠绿的茶垄间已人影绰绰。茶农指尖翻飞,采摘着沾染晨露的新芽,而隐匿叶间的小绿叶蝉,正以其独特的“点化”悄然酝酿着今夏的第一缕蜜韵。
在200公里之外的深圳,连日来,紫金蝉茶亮相2025中国(深圳)国际春季茶产业博览会,其独特的“自然密码”吸引了大批客商。15家紫金优质茶企共获得订单超过130万元。
近年来,紫金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,深入实施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,使得紫金蝉茶跃居广东三大名茶之一,成为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之一。截至目前,紫金县茶叶种植面积、产值分别达到8.5万亩、18.5亿元,品牌价值超35亿元。
壮大产业规模塑造产业品牌
展开剩余72%走进三坳香茶业(河源)有限公司的三坳香茶园,茶树郁郁葱葱,一片片茶芽含鲜吐绿,点缀其间,茶农们正忙着采摘。在三坳香茶业的加工厂,茶香沁人心脾,只见多台机器设备运转不停,对刚采摘下来的鲜叶进行加工处理。
据了解,三坳香茶业作为紫金唯一一家大面积种植黄花小叶种老茶树的企业,种植规模已达530多亩。出品的茶叶荣获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暨两岸茶王(春)擂台赛“绿茶金奖”、海峡两岸茶文化暨第十一届两岸春季茶王擂台赛红茶优质奖、绿茶铜奖等多个奖项。
三坳香茶业是紫金县推动产业种植的缩影之一。据紫金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为壮大紫金茶叶种植规模,该县先后出台《紫金县紫金蝉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《紫金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奖励办法》等措施,落实新种茶叶1000元每亩奖补政策,带动农户种植茶叶。据统计,该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值由2018年的3.8万亩、6.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8.5万亩、18亿元,分别增长2.2倍和2.7倍。
在金融政策方面,当地创新推出“蝉茶贷”,由政府给予50%贴息,为当地茶企茶农茶商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优质服务,全县“蝉茶贷”贷款金额超1亿元。
经过多年发展,紫金现有省级生态茶园26家,具备SC资质加工厂28家,中国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,茶叶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1个,茶叶省级专业镇2个,是广东省内实现无公害、有机生产率比较高的产茶县区。
茶旅融合打造“蝉茶”主题街区
近年来,紫金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、双区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抓手,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,打造客茶谷、紫城黄花庄园、龙窝鹰峰山绿美园、稻鱼共生基地、大榕树耕读文化园等特色农文旅融合项目;精心策划推介茶乡游、红色游、温泉游、古村落特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,推动农文旅在更广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上融合联动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力量。
截至2024年底,紫金旅游接待约58万人次、同比增长45%,实现旅游总收入约6.8亿元、同比增长25%,茶旅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。
蝉茶带动的不仅是农文旅的融合发展,更带动了当地茶叶市场形成辐射效应。近日,在广州从事茶叶批发的陈先生慕名前往全国首个“蝉茶”主题街区——中国蝉茶交易中心。两天行程中,他走访蝉茶博物馆、对接源头经销商、体验茶山采茶,感慨“深度感受到紫金蝉茶的产业魅力”。
紫金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中国蝉茶交易中心的投入使用,逐步形成周边省市县最集中的茶叶交易基地。随着该交易中心不断发展和完善,流通体系的进一步形成,将成为中国体量最大、产业最全的蝉茶交易集散地。
采访中,记者还了解到,2024年,紫金茶企向农户、村集体分红450万元,发放劳务报酬超亿元,人均2.6万元,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1.58%,“紫金蝉茶”真正成为“紫金致富茶”。
发布于:广东省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